5月22日,科学技术研究院216会议室,湖北文理学院梁桂杰教授、李望南教授受邀分别作题为《低维光电材料的设计与激子/电荷过程调控》、《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制备》的学术讲座。李在房教授主持报告会,我院师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梁桂杰教授主要从事低维光电材料的设计与界面电荷过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以及市厅级项目10余项;作为骨干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省自科重点和省创新重大专项等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包含J. Am. Chem. Soc. (4篇)、Chemical Science (3篇)、Nano Energy、Angew Chemie、J. Phys. Chem. L、NPG Asia materials等在内的知名SCI论文40余篇。2015年获第五届“襄阳市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三);2017年获襄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获襄阳市双十佳科技创新团队和襄阳市工人先锋号。在梁桂杰教授的报告中,他分享了关于低维光电材料的设计与激子/电荷过程调控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光生激子在非平衡态下的载流子动力学以及优化器件光电性能的重要途径。梁教授的研究通过先进的瞬态谱学技术手段,为高效器件的发展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望南教授现为湖北文理学院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航天化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目前致力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研究,主要研究钙钛矿在成膜过程中的成核结晶机制,开发可印刷高效电子与空穴传输材料。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入选湖北省“科技副总” ,获襄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十佳创新追梦人”荣誉称号。李望南在报告中指出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其高效、低成本和易制备等优势,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光伏技术。然而,钙钛矿太阳电池在稳定性和器件放大方面仍面临挑战,这严重阻碍了其产业化进程。李教授重点讨论了钙钛矿的成核结晶机制和控制策略,并介绍了通过溶剂和添加剂工程调配墨水,采用旋涂法、狭缝涂布法、喷雾法等镀膜方式制备大面积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方法。他们成功制备了5×5 cm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并将其效率提升至20%以上。
梁桂杰教授和李望南教授的报告不仅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为低维光电材料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使与会者对低维光电材料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制备和性能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